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度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预公告
01
学校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毗邻徐州,交通便利,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学校有相山、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园依山而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有享誉淮北的附属幼儿园、小学和省级示范高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现有15个学院,60个本科招生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学科进入ESI前1%。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2200余人。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双特色”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室(研究中心)1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13万余名毕业生,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学校获批安徽省第十届、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安徽省第二批省级节水型单位等称号;获批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多次获得“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连续33次获共青团中央表彰。
02
学院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文院始建于1974年,其前身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是学校最早成立的4个系之一,2010年更名为文学院。
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文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充实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层次,在专业设置上走出了一条由单纯的师范专业向以师范为主,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的道路。文学院建系初期只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专业。20世纪80-90年代初,专业设置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师进修班、文秘专科、新闻专科和中文专科等。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专业设置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新闻专科、文秘专科、中文专科、函授专科、函授本科等。2000年至今设置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新闻学本科、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同时,文学院还承担了全校大学语文、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学及皖北地区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任务。近二十年来,文学院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文艺学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一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三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学科教学语文、国际中文教育)。
03
招聘原则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04
相关待遇
05
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品行;
4.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博士后和海外经历者优先;
7.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2.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4.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因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被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纪律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审查调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6.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7.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岗位。
(二)招聘人才类别和招聘具体条件
1.领军人才:符合《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2023年10月)中规定的A类、B类、C类人才标准。
2.学术骨干(A类)
(1)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资格;年龄50周岁以下,即“1975年1月1日(含)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以此类推,下同),紧缺学科或业绩特别优秀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2)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3)自然科学类近五年在SCI一区(中国科学院分区,下同)发表学术论文4篇及以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下同);或人文社科类近五年在CSSCI核心版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第一作者,下同)。
3.学术骨干(B类)
(1)年龄40周岁以下,具有副教授职称或业绩特别优秀人才可放宽至45周岁;
(2)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自然科学类近五年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且在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及以上,其中在一区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少于1篇;或人文社科类近五年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且在CSSCI核心版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
4.优秀博士(A类)
(1)年龄35周岁以下,业绩特别优秀人才可放宽至40周岁;
(2)自然科学类近五年在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或人文社科类近五年在CSSCI核心版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5.优秀博士(B类)
年龄35周岁以下,业绩特别优秀人才可放宽至40周岁。
(三)文学院拟招聘的类别与数量
1.类别
0501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民间文学/中文创意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0503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与融媒体/智能传播
0552新闻与传播+新闻实务/传播实务/传媒运营/视听传播/新闻与传播
1303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2.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3.招聘人数:3
06
招聘程序
按照省人社厅和教育厅有关人才招聘文件和学校人事处网站招聘通知上的相关要求执行。其他未尽事宜,以淮北师范大学人事处招聘通知中规定为准。
(https://www.chnu.edu.cn/tzgg/content_126821 淮北师范大学2025年度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预公告)
07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学院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15156181975
0561-3803239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沱河东路8号淮北师范大学特教楼2楼207室
邮编:235000
电子邮件:1603274432@qq.com
共践青衿之志 共起事业佳篇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待您的加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