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师生参加华东语文大讲堂第六届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2024年10月11日至12日,华东语文大讲堂第六届国际论坛之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江苏省睢宁县举行。本次活动围绕“语文阅读新动态”展开,为期两天。国内外专家学者、中小学语文教师共500余人参加活动。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强教授带领部分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10月1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张心科教授作《从文本细读到教学解读——几种常见阅读方法的误用》报告。他提出文本细读是以推敲文本的词、句为手段,以获取全面深入的理解以及个性化、创造性的结果为目的的解读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顾及全篇熟悉历史、关注文体揣摩秘妙、结合写作比较异同、沿波溯源多面关照等角度进行教学解读,并结合具体案例如《故都的秋》、《背影》、《我与地坛》等经典课文进行讲解。绍兴市鲁迅高级中学教师陈爱娟围绕《以“原点”思维解读文本——群文阅读视野下的深度解析》作专题报告,提出应该以思维的原点出发去考虑问题,围绕原点思维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和批判评价的能力。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教科室主任薛城作《语篇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例析》主旨报告,报告围绕语篇对话分析、语篇句式分析、语篇图示分析、语篇信息分析和语篇衔接分析展开。
(张心科教授在作报告) (陈爱娟老师在作报告)
10月12日上午,三个分会场分别进行小学、初中、高中特级教师评课议课观摩活动。
小学特级教师宋运来为大家带来了阅读与写作示范课《少吃和多吃》,高红老师带来的《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初中组蒋兴超老师带来《记承天寺夜游》,课堂紧紧抓住“庭下赏月”中的精彩句,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设计环环相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作者,体会作者表达的丰富情感,构思精妙,非常精彩。仲玉荣老师执教的《故乡》以“路”为线索,从比读角度带领学生分别探讨了“闰土之路”、“杨二嫂之路”、“故乡之路”以及“未来之路”。
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张一山教学讲解高中经典篇目《祝福》。教学以“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这一单元任务展开,引导学生分小组概括《祝福》中社会环境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李真老师执教的《复活》,以情节我来说、人物我来析、推介我来写三个环节展开。
示范课结束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贡如云教授给大家介绍了美国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步骤,其旨在于创设探究学习任务情境。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钟竹梅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香港学界对阅读素养的界定以及评估方式等。
活动结束后,任强教授让参会研究生对本次专家论坛和课例分享进行研讨与思考。通过本次语文阅读活动,参会研究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更为深入,真切地感受到一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实践,深入思考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为今后专业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文:廖佳敏、汪玲/图:魏玉翠、金雯婧/审核:徐方)
用户登录